
(本文經孝順整合同意授權刊登)
2017年7月18日晚間,68歲的誠品創辦人 吳清友先生,突然在辦公室陷入昏迷,在送往北醫的過程中已無呼吸心跳。相關消息已被不具名的北醫醫師證實,死因目前還在釐清當中,推測和他先天性的心臟病史有關。
而除了先天性的心臟病,後天的飲食不正常、抽菸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身體活動量低、肥胖等,都是心臟病的高風險族群。今天,KOMI就跟大家介紹,這可怕的隱形殺手:心臟病。
心臟病是什麼?
心臟病,連續幾年都蟬連台灣前十大死因的前幾名,實在是相當可怕的隱形疾病。而它最常被大家提起的另一個名字是心肌梗塞(myocardial infarction),是一種很嚴重及危險的心臟狀態,其中,常伴隨的症狀有胸悶、虛弱、發汗、頭暈、嘔吐、心悸、呼吸困難等,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猝死。有些心臟病也伴隨著轉移痛,也就是它一開始不是心臟不舒服,而可能是上腹部或是其他地方疼痛,虛弱送醫後才發現快要心肌梗塞,所以如果有過長時間的疼痛,還是要盡早就醫。
心臟病會發病,主要是因為血液突然因為堵塞的關係而無法供應到心臟肌肉,導致心臟因為缺氧而導致損傷。一般如果發生了心肌梗塞,就是一種有生命危險的緊急狀態,需要立即採取急救並送醫,所以是相當的可怕。
心臟病的好發族群
以下KOMI提到的這些族群,是屬於容易產生心臟病的族群,如果你或是你的家人朋友是屬於這些族群的話,要特別小心去監控身體的一些訊息喔!
- 家族血親曾經有心臟病發作、高膽固醇或高血壓的病史的人
- 飲食不良,喜愛使用含有高脂肪、高膽固醇食物(如油炸物等)的人
- 抽菸的人
- 有肥胖症的人
- 缺乏運動、長期久坐的人
- 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
-
年紀較大者


如何預防心臟病?
KOMI,心臟病好可怕啊,我該怎麼預防呢?別擔心其實很簡單,把握一個原則,就是有良好的飲食習慣跟多運動就對了。
在吃的方面,平常在油品的選擇上要多選用植物油料理的食物,像是橄欖油、玉米油等,因為這類型的食物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,可以避免心血管堵塞。再來就是要多吃蔬菜、水果以及富含高纖維質的食物,這些,都是可以預防心臟病發生的健康食物。
再來就是不要抽菸跟多運動、維持良好的體態。菸裡面含有尼古丁,是促進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的一種物質,進而產生心肌梗塞。而肥胖則是因為脂肪容易壓迫到血管,導致心臟如果要將血液送到被壓迫的血管內,需要花費更大的能量與力氣,才能達到目標,這無疑對心臟來說是一種相當大的傷害。所以不要抽菸與多運動也是在預防心臟病的發生。
心臟病固然可怕,不過,只要有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,就不用擔心它的到來。其實,很多疾病的原理都一樣,你只要有良好的習慣,這些疾病就不會來找你,而當你的生活不正常時,可是很多疾病都會找上身的喔!
所以KOMI要提醒大家,平常多運動、多吃蔬菜、少碰菸酒,才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健健康康喔!有了身體健康,你才有更多的心力可以去完成其他事情,不然,你自己不舒服,別人照顧你也會很辛苦喔!